为了加快推进“海水稻”这一特殊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搭建“资源分享、成果共享、平台共用、合作共赢”的“科企协作攻关”平台,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主题为“分享、合作、共赢”的“杂交海水稻研究与应用”科研工作交流会,于2019年11月19日—21日在北海市隆重召开。我司荣幸受邀参加此次交流会,届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新奇(研究员)、余东、田妍、吴朝晖、张志刚、刘建兵、史开兵、白斌、盛夏冰、毛毕刚、胡远艺
隆平高科:谢放鸣(教授)、郭梁(博士)
中科院亚热带所:肖国樱、翁绿水
湖南大学:唐冬英、林建中
湖南水稻所:阳标仁(子1)
湖南农大:叶能辉(子3)
湖南农环所:李尝君、田发祥
华智水稻:叶昌荣
同时,特邀北海市农业农林局、北海科技局、北海市扶贫移民局、合浦县农业农林局等专家教授领导人,齐聚北海,共同参加研讨会。
会议研讨考察、评议广西北海基地晚稻丰产技术模式及示范;调查广西北海基地耐盐碱资源耐盐性状、产量表现。海水稻的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耐盐碱,通过分子生物技术解决其感温性、矮秆、品质问题,实现盐碱地上种植,将北海的水稻种植带予以扩充。
此外,会议还交流讨论了项目(子项)2019年长沙执行情况、2019年海南工作计划及后续攻关的重点、难点。作为广西目前唯一一个利用沿海盐碱地实施种养项目的单位,“海水稻”项目不仅可在沿海盐碱地生产稻米,还可以在稻田中配套放养鱼、虾、蟹,饲养海鸭等,实施种养一体化,达到一田多用、一田多效,增加田地的综合产出。希望在海水稻研究这个平台上,尽大家的努力,把海水稻的事业做好,希望在中华大地上,也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能够种上以中国人发现的海水稻资源所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传播到世界各地。
未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拟围绕杂交海水稻研究,实现海水稻产业化,在海水稻资源利用与机理研究、亲本创制与组合培育等方面力争形成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并形成杂交海水稻技术体系,引领国际杂交海水稻发展。
(广西维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明川)
(广西维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奕福发言)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更正或删除)